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杨明义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桥:江南的记忆

2012-05-14 16:05:51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陈丹青
A-A+

  现在不少画江南的作品,还没看到像明义老师这样,浸泡在一个主题里这么多年。他会成为美术史单一主题的画家。我与明义老师相识30多年了。我没有他那么坚持。西藏我只画了七八年,到美国去后一度找不到新素材。我没有在一个素材里走得很深很远。

  北欧的维密尔,画小空间,总有个人在窗站着,一辈子画这个空间。北欧还有一位霍本玛,专画林荫道和村庄的关系。一个人和一个主题相处几十年,甚至一辈子,最后,人和主题很难分开,会把灵魂画出来。你也照样去画水乡、去画桥,出不了明义老师这个效果。这次让我有点惊讶,他进入晚年的境界——晚年作品经常会让人惊讶,作者自己也可能在意料之外——他忽然找到一百座桥,画成整个系列,和过去的水乡系列不一样了。

  桥,以前也出现在他的水乡系列,但现在“桥”成为主题,同时,“桥”成为江南文化的叙说者。桥本身的造型,变化多端,合起来看,有点像是桥的谱系。江浙两省的桥竟有这么多造型和功能,这么多形态和景观,在这么多角落和视野中,似乎非得画到“一百”这样的数目,才能穷尽“桥”在江南景观中的千姿百态。

  这座桥,有时在穷街陋巷,有时在集镇中心,有时在很开阔的河道之间,或者和田野连接。一张张往下翻,五十张不够,七十张也不够,望见桥,上桥,过桥,又望见桥……在江南是个漫长的过程,桥本身是一个旅程,慢慢慢慢,越来越多的桥,最后你会留下一个记忆,是一百座桥构成的,你画几座桥,不可能有这个效果。当一个主题这样的贯穿他的绘画生涯,到了百桥图,我觉得他自己也会觉得惊喜。

  明义老师的绘画语言已经非常娴熟了。你看他画每座桥,水墨和方法是有变化的。我不能简单地说,他在画国画,他运用透视,运用西洋画处理景别的方式,融进水墨尺幅。你看中国古典画面里即便出现桥,不是这个形态。

  江南是被限定的。跟江北比,跟北方比,跟中原地区,或者广东福建的亚热带比,江南是个被文化限定的词。从先秦时代的吴国越国开始,它的农耕文化、城镇建筑等等美学,经过好几世代的叙述,变成高度成熟的文化。元明清三代,最重要的几个画家都是江南人,文化的符号感很鲜明,在世界范围内,代表中国文化,尤其是宋以后的中国文化。宋以前是北方的、黄河流域的文化,南宋后,江南文人画逐渐形成一个美学的核心,元末,整个明代,是最辉煌的时期。民国初年,新兴美术运动的主将,好几位都是江南人。过去60年,随着国家的变化,它曾经一度边缘化。可看的画家很有限了,无疑明义老师是具有代表性的江南水乡的画家。

  生活中的伤感和时间里的伤感,最好的去处就是你把它变成艺术,艺术给你的伤感不是伤感主义的,它是抒情的,内在的,它像是是100首诗。诗容易伤怀,但它已经变成诗,变成一个纸面空间,可以不断回味。你一旦读会这首诗,它就属于你,不走开了。绘画、音乐、文学,不应该流于伤感主义,一旦这幅画引发你的伤感,它一定已经变成艺术,那是另一个层次的伤感:它变成美,变成诗,变成可以回味的,可以内在于生命,不会消失。这就是人为什么需要艺术。我们不知道宋代明代的山和水,究竟什么摸样,甚至到现在我还没去过黄山,我宁可看渐江和尚画的黄山。那年我去富春江,果然烟云浩瀚,但我更喜欢黄公望的《富春山居图》。

  艺术和画家其实是这个关系。艺术要比自然、比记忆还要迷人。 我相信有一天大家会忽然发现,到江南去,到一个小镇去,已经找不到江南了:这就是百桥图的说服力!它可能比地理上的江南更有说服力。

  北方也可能是个反差,有情致的北方人,会对江南保留敬意和感怀。这是一个躁动的年代,像明义老师和一些古建保护者,在剧变中,在拆迁的尘埃中,会试图留下什么,转化为绘画,让艺术留住记忆。
 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杨明义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